第六百四十一章 谋财害命-《朝为田舍郎(田舍郎顾青)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史思明此时也分外犹豫,他也觉得顾青不敢行此大不韪之事,可他又不敢赌,这可是关乎身家性命,史思明赌不起。

    沉思良久,史思明道:“传令全军,原地扎营休憩。”

    冯羽一惊:“这么早便扎营?”

    “不止扎营,从今日起我军便停步不走了,静待时机转变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,快马南渡飞赴长安,告诉天子此地情势,请天子为我大燕降军做主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三日后,安西军前锋一万兵马忽然北渡,前锋官马璘率军渡过黄河,并在黄河北岸扎营。

    此时的叛军离黄河北岸尚有二百余里,两军的距离已非常接近。

    又过了一日,安西军主力亦拔营北渡,至此,安西军全军已全部集结于黄河北岸,全军北渡后,安西军迅速分兵,四万余安西军分左右两翼进军,左翼由常忠领军,右翼由顾青亲自领军,左右两翼迅速在晋州附近呈弧线移动。

    叛军后方的一万余骑兵和五千神射营也得到了军令,加快了脚程向叛军迅速靠近,叛军的东西北三面皆有安西军兵马调动的迹象,隐隐对叛军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,而唯一没有兵马的一面是南方,那一面是黄河。

    黄河北岸的上空突然间战云密布,电闪雷鸣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朝野已尽知安西军与叛军即将发生的冲突,一时间朝野震惊,无数探马斥候在长安和黄河北岸之间来回打探军情。

    很快便有天子的使臣从长安出发,打着天子的旗号到达北岸安西军右翼大营面见顾青,并向顾青宣旨,严厉强令安西军马上撤军。

    顾青客客气气将宣旨的使臣送走,然后下令全军原地扎营,按兵不动。

    两百里外,史思明也听说了天子使臣宣旨的事,听说使臣宣旨后,安西军便不再移动,史思明不由对顾青想搞钱的目的更信了几分。

    以顾青如今的能力,其实天子这道旨意对他来说可听可不听,就算他抗旨不遵,天子也拿他无可奈何,但他偏偏接旨之后竟按兵不动了。

    不是天子的旨意对他有约束力,或许是他真只是为了搞钱,没打算真对叛军动手,兵马调动也只是为了制造声势,否则要动手早就动手了。

    猜测归猜测,史思明仍然不敢赌,他赌不起。

    两军相隔两百里遥遥对峙。

    很快,天子派出使臣送来了第二道旨意,紧接着第三道……

    旨意的内容大多是催促顾青马上撤军,又谓“杀降不吉,万夫所指”云云。

    顾青仍按兵不动,对天子的旨意置若罔闻。

    而此时民间的舆论也被炒作起来了,不知为何各大世家门下的儒生纷纷出面,当众宣扬安西军欲行大不韪,杀降失仁义之道云云。

    民间顿时也被各大世家门生的宣扬而闹得沸沸扬扬,一时间安西军成了恃强凌弱的反面教材,而叛军却成了受害者。

    史思明也不傻,马上命人出营在附近乡野间散播流言,说是顾郡王自恃兵威,对降军行敲诈勒索之事,并威胁要围剿降军云云。

    受害者的角色愈发深入人心,传闻四起之时,安西军却仍岿然不动,一副不达目的誓不退兵的架势。

    史思明不由暗暗佩服顾青的心性,天子的旨意不遵,民间的议论不听,死死地围住叛军就是不肯走。

    冯羽的话再次浮上心头。

    这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,难不成他真只是为了钱?

    史思明不得不信了,因为朝野声势四起之时,如此大的舆论压力之下,安西军仍无退兵的意思,史思明越看越不像是要围剿自己,反而冯羽的话更有了可信度。

    只有要钱的时候才是这副滚刀肉嘴脸吧,别的事情大多是要脸的。

    史思明深思之后,决定试探着向安西军右翼大营送去价值五十万贯的银饼,黄金,丝帛等物。

    钱财到了安西军大营后,顾青收下了,然后派亲卫告诉送钱的人,不够,远远不够,这些年你史思明吞了多少,给我原原本本吐八成出来,否则刀兵相见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