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5章 走访各地,稳定人心-《大明第一武夫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二人一时有些无言以对,无论是坐以待毙,还是举兵谋反,都是赵原和宋琬没有想过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将军,您若是获罪,那定然是遭人诬陷。”李之芳见朱云飞有些心灰意冷,连忙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若陛下只是降罪呵斥,将军虚心接受便是。”

    “倘若陛下真要对将军严刑处置,卑职建议将军不妨隐姓埋名躲避起来。如今天下局势糜烂,以将军的文才武德,来日朝廷必然会再次起复将军。”

    “对,对,李参将说的有道理,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。”赵原连连点头附和。

    宋琬也表态道:“山东各卫兵马,都是将军您带出来,谁人不知道,您若获罪,必然是被冤枉的呢?”

    “卑职也认为,您应该先躲避,暂时隐姓埋名,只要你愿意,没人能够给抓捕你治罪。”

    “待来日真相大白,我等再举荐将军功绩,陛下必然会请将军出山。”

    相比起来,文人出身的赵原和宋琬,包括李之芳这个朱云飞的心腹老部下。

    虽然都愿意维护朱云飞,但也不愿意拉起反叛大旗,跟随朱云飞去造反。

    事实上,历史上文官造反的例子,几乎鲜少发生。

    反之造反之人,都是一些底层百姓。

    这就应了那句,光脚的不怕穿鞋的。

    文人一般都有资产,也有一定的前途,造反这样的事情,他们自然要计算得失,掂量再三。

    相反底层的百姓,就没有那么多顾虑。

    反正都要饿死了,那不如拼一把,也许还能博个前程。

    “你们的心意,我明白了。”朱云飞点点头,说道:“李之芳,我已经给曾大人去信,让他安排布政司、按察司举荐你担任临清关兵备道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我把火枪营的人马,全部托付给你调遣,一定要给我守好临清关。”

    “赵原,宋琬你们要配合好李之芳,临清关不单单是我山东的门户,更是税赋重地,关系到我们的军费收入。”

    “今后不管我在不在位置上,你们都要坚守住岗位,即便是陛下诏令,也要想办法应付。”

    “请将军放心,卑职定当不辱使命。”李之芳三人,连忙起身,双手作揖,躬身拜道。

    “不过,你们也不要太过担心,我料朝廷不会对我怎么样,顶多就是降职留用。”

    朱云飞见几人神色凝重,遂摆手宽慰道:“这次真正会严厉处置的人,应该会是曾樱大人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无论是临清关和济宁关,清查税赋一事,以及调兵大权,一直都是曾樱大人在出面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曾大人若是被革职查办,接下来很多事情,确实会难办一些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是我来临清关的目的,就是希望你们能够相信我,坚定的站在我与山东百姓这边。”

    “我等愿为将军效劳,肝脑涂地,在所不辞。”李之芳、赵原、宋琬毫不犹豫的再次表态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